第866章 问计(第1/2页)重生之大时代风云

    江海这才明白,原来还是自己太能干,把招商引资的工作完成得太好了,这才让姚瑶有一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能够做些什么了,这下又让江海有一些啼笑皆非了。

    这也就是姚瑶了,如果换一个副市长,有江海这么能干的一个上级替她把工作都完成了,她是高兴都来不及呢,根本不用她操什么心了,功劳也不会少了她一分,她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姚瑶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希望这样坐享其成,她希望能够靠自己做出一些政绩来,证明她当这个副市长不是尸位素餐。

    江海沉吟片刻之后道:“现在虔州的招商引资形势看似很红火,其实对于一个市,特别是虔州这样的大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虔州的面积抵得上一般的市四五个,虔州市的经济想要发展,工业想要振兴,光靠我一个人招商引资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靠大家的力量,所以虔州的工业还有不少地方可以做文章。比如虔州原来的一些企业,虔州以前的工业整体不怎么强,但是论单个企业,也还是有几个大型企业的,像虔州市棉纺厂就是部属企业,而虔州市矿山机械厂也是省属企业,另外还有几个企业规模都不算小,只不过由于经营不善,现在情况普遍不怎么好而已,不过完全可以进行股份重组,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嘛!”

    姚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股份重组在现在已经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了,许多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新生。江海说的这几个企业都属于大型国有企业,这些年来,效益不好,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了,不但没有什么利税贡献,反而成了市财政的负担。

    可是这几个企业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们还有一些优良的资产,它们还有大批的熟练工人,如果进行股份重组的话,还是很有可能获得新生的,到那个时候,它们就不会是市政府的负担了,相反却会为市财政贡献利税。

    江海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虔州市来说,十八个县区可以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也可以是虔州经济的推动器。虔州市太大了,就算虔州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得再好,也不可能带动这么大的一块区域发展,必须要让十八个县区都共同发展,才能让虔州市的经济真正发展起来。我们可以通过遴选有能力的干部,还有出台合适的优惠政策,让各个县区都大力招商引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嘛!你想想看,当这十八个县区都能够像经济开发区一样,把招商引资搞得红红火火的,那将是多么大的推动力?那虔州市的经济何愁发展不起来?就算这些县区不可能达到经济开发区的水平,就算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水平,那也相当了得了。”

    江海的话让姚瑶浮想联翩,是啊,如果这些县区的招商引资都搞得红红火火的话,那相当于全市又增加了好几个经济开发区,而经济开发区今年头三个月的吸引投资已经达到了近七十亿人民币,增加好几个经济开发区那是什么概念?那意味着虔州市可以一举进入J省的经济强市的行列。

    姚瑶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江海的话让她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江海继续说道:“发展县域经济也并不是只有招商引资一个途径,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发展乡镇企业。”

    姚瑶忍不住插话道:“发展乡镇企业能够增加多少产值?”

    江海道:“你可别瞧不起乡镇企业,你知不知道?冠军集团最初就是乡镇企业,兴国集团最初也是个乡镇企业,还有我国现在大名鼎鼎的一些企业,原来都是脸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

    姚瑶道:“可是这些发展得好的企业也是因为起步得早啊,那个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机遇很多,所以它们才能发展起来。现在还有乡镇企业发展的土壤吗?”

    江海笑道:“看来你还是很动了一些脑筋的。不过现在当然还是有乡镇企业发展的土壤的,其实我了解过虔州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曾经有一段时间,虔州市的乡镇企业发展得还是很红火的,可惜后来绝大多数都衰落了。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市里没有相应的支持政策,二是缺乏融资渠道,这两个最主要的原因让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市里没有相应的支持政策,让乡镇企业不能享受到招商引资企业能够享受到的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在经营上自然比招商引资企业要更艰难了,而现在那些国有银行都不愿意给乡镇企业或者私营企业贷款,让这些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小型企业几乎完全没有融资渠道,没有资金,企业谈何发展。虔州与邻近的Z省、F省、D省不同,那里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民间的资本实力已经很雄厚了,他们的民间借贷很红火,利率虽然比银行高,但是也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上面,虔州倒是也有民间借贷,但是这完全就是高利贷了。”

    “薛虔生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一个叔叔,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去过D省打工,在那里赚到了第一桶金,九十年代中期雄心勃勃的回虔州创业,办了一个制衣厂,专门制造外贸服装,办厂前两年厂子还挺红火的,后来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了,他的厂子一下子遇到了经营上的困境,货品积压,资金不能回笼,其实这个时候,只要他有充足的资金保证,他还是能挺过这一段艰难时期的,因为他可以转型面对国内市场,当时国内市场还是很大的,完全可以满足他这个制衣厂的市场需求。可是他向虔州市几家国有银行申请贷款都得不到批准,于是他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借高利贷,他本来只是应一时之急,把这段时间撑过去就把债还上,也不会伤元气,可是他以前由于一直做外贸,对国内市场培育得不够,而以前制作的那些成品服装,由于主要是面对海外市场,风格一时之间不能得到国内人群的认可,所以销售情况一直不温不火,资金回笼速度根本比不上高利贷利息的增长速度,就这样,他被高利贷活活的拖垮了,一个本来很有希望的私营企业就这样倒闭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最终这些企业都被高利贷拖垮了。这些例子说明,虔州市也并不缺乏具有冒险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如果能够给他们以合适的政策支持,给他们资金支持,他们是有能力创业,并且获得成功的!”

    姚瑶对这些东西还真不是太了解,毕竟以前在团委工作,与这样的事情距离太遥远了。她问道:“江市长,高利贷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江海也知道,这并不是说姚瑶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她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多少实务,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概念而已,只要她以后多多接触,她理解起来还是很快的,她的接受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江海耐心的向姚瑶解释道:“你可以算一下,高利贷的月利率低则三分,高的八分,一角的都有可能,这是什么概念?就取个中间值,不高不低的五分月息吧,一百万的本金,一个月的利息就是五万,一年就是六十万,而且这种利息的计算方法是利滚利,差不多一年多一点就翻一倍,这样的利息谁付得起?又有什么行业的利润能够支持?”

    姚瑶自己算了一下,她不由得咋舌道:“真的啊,这么高的利率,实在是太离谱了,可是既然这样,那些人为什么还要借呢?”

    江海脸色凝重的摇头道:“你是不明白那些人的苦衷啊,现在办厂不容易啊,生产出了产品,还要愁销售,产品销售出去了,还要愁收款,现在很多销售商,半年甚至一年能够结一次销售款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的常年拖欠货款,拖得你们工厂连进原料的钱都没有,连交水电费的钱、发工资的钱都没有,到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银行借不到钱,唯一的选择就是借高利贷了!”

    江海说的就是当前比较严重的三角债问题,被三角债困扰的企业不可胜数,这就需要企业有比较充足的流动资金来支撑,维持正常生产,虽然货款被拖欠,可是总还有还的时候,如果没有维持生产的流动资金了,那厂子就真的要垮了。所以现代企业经营中有个说法就是现金为王,也就是因为这个情况。

    江海的前世,在多个企业、公司都呆过,对拖欠货款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再加上这一世的经历,他对这一现象可谓是了解得很深刻了,所以他一讲,姚瑶就明白了。

    不过姚瑶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江市长,这么高的利率应该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啊,那政府怎么不管一管呢?”

    江海道:“一来这种民间借贷要监管并不容易,因为借钱的人跟放贷的人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要在事前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了,而就算能够监管,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借钱的人要解燃眉之急,只能借高利贷,借高利贷可能是慢性自杀,可是不借却是马上就死,你让他们怎么选择?二来虔州市放高利贷的人,有许多都跟公职人员有所勾结,比如前公安局长纪宇轩,他被抓有一条罪状不就是勾结社会人员,放高利贷,逼得好多人家破人亡吗?你想想,连公安局长都从高利贷中获益,谁还愿意对高利贷进行监管?他们还不如自己也在里面分一杯呢。据我所知,在虔州市从事高利贷行业的,有许多公职人员,甚至包括银行职工,他们有渠道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拿到资金,然后用高利率贷出去,从中渔利,而为了保证贷出去的钱能够收回,他们基本上都与社会上的流氓混混有勾结,利用这些人使用暴力收回贷款,对社会秩序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总之,用以前的模式来监管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

    姚瑶蹙眉道:“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这事确实很有难度啊!那该怎么对高利贷进行打击呢?”

    江海道:“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建立一条畅通的融资渠道,让需要资金的人能够顺利的融资,这样一来,高利贷生存的土壤就不存在了,同时,也要对高利贷行业进行重拳打击,特别是涉及到高利贷行业的暴力犯罪等要从重打击,重新还虔州人民一个安稳的治安环境。”

    姚瑶若有所思的道:“可是这样一条融资通道想要建立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吧?既然银行不愿意把钱贷给这些私营企业,那说明他们在这方面还是有他们自身的考虑的,至少在风险控制方面难度可能比贷给国有企业要大一些吧?”

    江海道:“银行不愿意贷款给私营企业,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从风险控制方面来讲,私营企业的贷款风险不一定就比国有企业更大。以国有银行传统的放贷方式,基本上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都很不好,有多少国营企业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的?你也应该看到了,银行贷给他们的钱怎么可能收得回来?绝大多数都成了呆帐、坏帐,前两年国家曾经替国有银行处理过一批呆帐、坏帐,说是给银行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实际上就是因为银行收不回这些贷款了呗。所以说,银行把钱贷给国有企业风险同样是很大的,之所以他们更愿意把钱贷给国有企业,一来大家都是国有企业,贷给国有企业亏了也觉得责任会小一些,二来有政府指令的因素,国有企业的领导同样是体制内的,各种关系比私营企业当然要丰富一些,而且国有企业如果倒闭了,对地方政府来说,他们会觉得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所以在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时候,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对银行发出指令,让他们贷款给这些国有企业,银行虽然是垂管单位,不直接由地方政府管理,但是他们还是有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